【2006-2007年 實驗研究階段】
2006年,我公司開始從事煤氣化相關技術的研究,并進行了固定床氣化爐在瀝青攪拌站上的設計與應用、推廣工作。同年在浙江諸永高速公路上得到應用,生產19萬噸瀝青混合料。
2007年,經過多次實踐總結與考察,公司決定開發干煤粉氣流床氣化技術,這是一項全新的實踐。應用的市場目標是工業燃氣制備行業,替代傳統的固定床氣化爐技術,同時利用煤制燃氣替代燃燒高成本的天然氣、重油等燃料,改造燃油鍋爐。
2007年,公司開始聯合多家高校與業內專家,在實驗室探索多種煤種常壓氣流床空氣氣化的可行性,并運用仿真軟件對氣化反應器進行多次計算與流場仿真,確定了中試裝置的反應器。
【2008-2010年 中試裝置階段】
2008年開始,在計算機仿真模擬、以及實驗室氣化反應器的試驗結果基礎上,公司開始建設粉煤氣化的中試裝置,設計初期的目標是2噸/天。
2009-2010年,通過對國內十幾種煤種進行不同的試驗,對反應器進行多次改造,并分別使用純氧、富氧、空氣作氣化劑進行各種試驗,中試裝置從產量為2噸/天(100kg/h)升級為15噸/天(600kg/h)。具備自有知識產權的氣化反應器成功開發,為后續工業裝置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2011-2012年 工業裝置階段】
在中試裝置成功運行并積累大量數據的基礎上,2011年開始設計試制首臺75噸/天的工業裝置,并于2012年4月份建成投產。經過幾個月多次運行,顯示該工業裝置各段工藝設計成熟,各項指標運行正常,能夠滿足各種工況的運行要求,可以大規模推廣。
我公司開發的該項技術是國內、國際上第一套用于中小規模工業燃氣制備的干煤粉氣流床氣化反應器,相對于傳統的固定床氣化技術,在節能、環保、操控性等角度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應用于冶金、建材、重機、瀝青路面施工等領域大有可為。
2012年,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聯合申請的粉煤氣化制備工業燃氣的研究項目,列入了科技部863項目*,煤炭氣化技術得以在更大范圍推廣和應用。
*863項目:是我國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長遠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肩負著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重要歷史使命,能源技術是其重要的研究發展方向。國家每年斥巨資投入863計劃科研項目。
【2013年-2014年 推廣應用階段】
2013年下半年,首臺瀝青攪拌站用粉煤氣化爐在安徽合肥投入使用,運行4個月后,累計生產6萬噸瀝青混合料,各項設計指標均達到設計目標。
公司開始在華南、華東、華中、華北及東北等地區推廣該產品,銷售的第一臺粉煤氣化爐產品投產后即為天津濱海路橋有限公司的廣西梧貴高速公路項目完成了加工瀝青混合料65萬噸的生產任務。
自2013年推出第一代瀝青攪拌站用粉煤氣化爐后,公司不斷研發制造新產品及升級優化新裝備,現已成功開發了SI型、SⅡ型粉煤氣化爐,在煤種的適應性、產氣性能、燃燒效率、清潔排放等諸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
 瀝青攪拌站用粉煤氣化爐
|
【2014~至今】
針對SI型氣化爐使用中存在的短板,2014年公司著手研發SII代氣化產品,其有效的解決了SI代氣化爐排渣污染大,爐膛需經常修復,煤粉輸送不穩定等問題,同時提高設備集成度,減少占地面積。自2015年推向市場以來獲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客戶口碑。 我公司推出能源服務業務已累積為客戶出料超3000萬噸,為客戶降低了燃料成本,提升競爭力。